手擎夜读>网游>太平天国 > 第六八六章 指点江山(三)
    尤其是当这位亚历山大二世沙皇陛下得知,那位大英帝国亚洲战区陆海军的总司令官弗雷德里克?海恩斯爵士,都已经将他的老巢从海峡殖民地搬进了孟买,原本一直令英国人窘相百出的印度战局眼看着又在朝着有利于英国人的方向发展,可明明已经向英国人正式宣了战的太平天国政府,却依旧浑若不知般的没有弄出任何的动静来的时候,他就更是急得火上了房。

    亚历山大二世同志已经做出了这样的确切判断,其一,太平天国人是真的不愿意将自己更深地裹入战争的深渊;其二,太平天国的真正实力,根本无法同时支持美洲、亚洲两个大型战场的战事。

    亚历山大二世同志认为,如果他的俄国还是像眼下这样畏首畏尾地把混日子继续进行到底的话,最终,在这次难得一遇的世界格局的大变革和势力范围的再分配之中,最终势必将会所得甚少。

    其实,亚历山大二世同志的所得,已经不能算是太少了。

    随着太平天国政府对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的正式宣战,尤其是随着太平天国红海军二次歼灭英国远东舰队,红军横扫南洋,继而马六甲海峡也已成为了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伤心之地,远隔千山万水的亚历山大二世同志,可是逢到了硕果累累的丰收日子。

    他的俄国的粮食和火药,已经成为了尚还坚持在南亚一隅的英国亚洲陆海军及大战在欧陆的协约国集团争抢的稀罕品。

    至一八七零年的上半年,单是亚历山大二世同志“援助”给协约国的粮食批发价格,就已比战前上涨了三倍,而火药的价格,则更是向上猛窜了五倍都不止。

    再加上亚历山大二世同志坚持倡导的农奴制和老天爷眷顾之下的农作物的连年大丰产,协约国的金币和银币,那是如同流水似的哗哗地往亚历山大二世同志的国库里淌,想拦都拦不住。

    然而,亚历山大二世同志可不像是那些猛然间爆发的煤老板和房地产大亨,涨鼓起来的钱袋子。根本迷乱不了他的心智,他还有更高的追求。

    他的追求就是版图的扩张,因为他很清楚钱财不过只是身外之物。而版图的无限扩大,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的源泉。

    于是,一八七零年二月的一天,一封通过沙俄驻华公使巴留捷克转送而来的亚历山大二世同志的长电。摊在了太平天国五巨头的面前。

    耐着性子听洪仁玕念完了这封犹如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电文之后,杨秀清的眉头几乎拧到了一起。

    “我说海风兄弟啊,这就是你培养的好沙俄朋友!”杨秀清一边儿抬手指点着林海丰,一边儿把嘴撇的老大,“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对他们入侵阿富汗的行径喊过抗议的口号了。可他们不仅没有丝毫悔过的意思,反而还变本加厉。现在倒好,他们不仅敢狗胆包天地明着告诉我们,就是要将侵阿战争进行到底,居然还恬不知耻地将侵阿战争美化成是为了帮助我们解除西南之忧。”

    原来,亚历山大二世同志在电文居然声称,鉴于英军已经将其在亚洲的力量都转移至了印度次大陆,他的俄国决定不惜一切气力。也要在一八七零年年底之前彻底解决阿富汗的问题。以便对企图重新夺回整个印度次大陆构成直接威胁,消除英国人对太平天国政府的西南之扰。

    瞅瞅一副郁闷神态的杨秀清,再看看故作委屈状的林海丰,石达开哈哈地笑了,“这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当事情已经出来了的时候。甭管你是真叫还是假喊,总之就是一句话。光靠嘴头子上的抗议和谴责,那是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好结果的。而如果你又叫喊的多了些的话。还会被别人当成是软弱可欺。”

    “是啊,在任何原则的问题上,都不能仅仅局限于嘴上的谴责和抗议,而是必须要有随时都会付诸于行动的架势做配合。”

    “原则问题?”听到洪仁玕提到了“原则”,此时的杨秀清也禁不住嘴角儿一咧,哈哈哈地笑出了声,随后又一指那份还被林海丰拿在手里的亚历山大二世同志的电文,“我说海风老弟啊,那上面可是有了一个相当重大的原则问题,你倒是说说看,咱们又该如何以对啊?”

    杨秀清所说的这个“相当重大原则问题”,自然指的是亚历山大二世同志在电文中提出的,希望太平天国政府今年能够向俄方提供二十万支步枪及大量弹药的请求。

    “这件事情的确有些棘手。”望着依旧还只是默不作声地抿嘴微笑的林海丰,郑南的眉头有些微蹙,“即便就是我们不完全答应沙俄人的要求,按照双方所签订的协定,今年我们依然也要履行向其供应五万支步枪及大批弹药的责任。”